很多人以為每天清潔牙齒,便能預防口腔疾病。其實,每天刷牙並不能夠徹底清除口腔細菌,只有定期接受牙齒檢查及口腔護理才能徹底預防。

我們提供的基本牙科服務包括:

口腔檢查

檢查整體口腔健康狀況,包括查視牙齦、牙齒、面頜及口腔組織健康情況,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治療。牙醫或會建議進行牙齒X光檢查,以便評估整體牙齒和牙齦健康狀況。

口腔 X光片

口腔X光檢查一般分傳統口內X光及口外全景X光兩種。 口內X光可以提供牙齒、骨骼及口腔組織的細節,有助牙醫找出蛀牙、觀察牙根、檢查牙齒四周的骨骼健康、診斷牙周病及檢查生長中的牙齒。

相對傳統口內X光片,全景牙科X光提供整個口腔的單張影像,包括上下顎、顳頜關節、全部牙齒、鼻腔及鼻竇。全景牙科X光於單一影像內呈現整個口腔,雖無法提供診斷蛀牙所需的細節,但可顯示骨骼異常、骨折、囊腫、阻生牙、感染及腫瘤等問題。如牙醫懷疑病人出現這些問題,便會拍攝全景X光圖像,或使用這個影像去規劃牙箍、植牙、假牙等治療。

洗牙

每天進食後都會積聚牙菌膜、牙石和牙漬,只用牙刷並不能清除這些牙垢,必須借助洗牙才能有效潔淨。洗牙利用超聲波震動,將牙齦上的牙菌膜、牙石等震碎,又不損牙齒。

洗牙除了有效清潔牙齒,亦可以讓牙醫做完整的口腔檢查,看看有沒有蛀牙、牙肉發炎等問題,幫助預防和及早治療,避免將來花費昂貴金錢和時間於治療牙齒問題。每半年一至兩洗牙和口腔檢查,能夠預防牙周病或其他牙齒問題。

補牙

補牙的材料一般可分為兩類:銀粉金屬物料 (銀汞合金) 及牙色物料 (複合樹脂、玻璃離子樹脂)。這些物料各有不同的特性,也會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

銀汞合金主要是混合銀、錫、銅及水銀製成的,是最常用的補牙物料之一,多用於填補小臼齒或大臼齒的蛀牙。銀汞合金雖然呈現銀色,但非常堅硬、耐用及磨損程度偏低,並且已被廣泛使用作為補牙物料超逾一個世紀,表現令人滿意。

複合樹脂是接近牙齒原色的補牙物料,常用於門牙或前牙的位置,非常美觀。現今的複合樹脂較以往的堅硬,所以可用作修補大牙的蛀洞。而在適當的情況下,複合樹脂更可用作改善牙齒顏色、形狀大小來美化笑容。

脫牙

脫牙利用牙科工具如牙鉗或牙科手術器具,把牙齒從口腔中拔除。脫牙的目的是把有嚴重問題或不適合保留的牙齒除去,或是為配合其他的牙科治療例如牙齒矯正治療。

脫牙可分為非手術性脫牙和手術性脫牙:前者主要在麻醉後用適合的工具把牙齒直接從口腔取出;如不能以一般牙科工具簡單地把牙齒整顆拔出來,便會進行手術性脫牙,會先進行麻醉,然後把牙齦翻起,除去部分覆蓋牙齒的牙槽骨,使牙根外露,繼而把牙齒搖鬆或視乎情況把牙齒分割成幾部分以逐一取出。

脫智慧齒

智慧齒是排列在上下顎的第三隻大臼齒,也是最後長出來的一隻恆牙。由於現代人的上下顎骨比較細小,可是牙齒的大小卻沒有跟著相應退化,因此智慧齒便有機會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出來,個別人士的智慧齒生長位置及方向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智慧齒阻生十分普遍,尤以下顎更甚,橫生、斜生或後生的情況都有機會出現。

智慧齒位於口腔最後面,難以清潔,以致智慧齒本身以及與它相鄰的第二大臼齒容易蛀壞,牙周病的情況也比較嚴重。藏在顎骨裏的智慧齒有些情況下或會形成牙源性囊腫,破壞牙槽骨、顎骨或神經組織。

脫掉沒有阻生的智慧齒跟脫掉其它牙齒一樣容易;在一般的情況下,牙醫會以局部麻醉的方法替患者施行一個口腔的小手術把阻生的智慧齒脫掉。 .

氟素治療

牙醫會將含有高濃度氟化物的牙面氟化物劑,塗抹在牙齒表面,從而預防蛀牙或紓緩牙齒敏感。氟化物能加強琺瑯質和象牙質,增加牙齒對酸性的抵抗力,抑制細菌蔓延和修復初期牙齒蛀蝕位置。

牙齒敏感治療

牙齒敏感是因為牙齒表層的琺瑯質因耗損而失去其保護功能,令內層的象牙質外露,而象牙質的表面充滿了微細管,這些微細管會將外界的剌激,例如冷、熱、甜、酸及碰觸等所引致的疼痛傳遞致牙神經,繼而產生酸痛。

牙醫會選用合適的藥物塗在牙齒表面,以改善敏感的情況,或會在受損或受侵蝕的牙齒表面補上補牙物料,以避免象牙質外露及牙齒繼續耗損;亦會針對個別睡眠時磨牙的患者配製「護牙膠托」,以保護牙齒表面,避免牙齒繼續耗損。 .

牙髓治療 (杜牙根)

牙髓是牙齒最中央的部份,由神經、血管及其它細胞組成,蛀牙、牙齒受到碰撞、嚴重的牙周病等可引致牙髓發炎,產生劇痛。壞死的牙髓組織繼而在牙腳附近造成破壞,引發「牙瘡」。

牙髓治療亦即是「根管治療」(俗稱「杜牙根」),目的是把受感染或壞死的牙髓組織部分或全部清除,然後用補牙物料把牙髓填封。牙齒接受牙髓治療後會有若干牙質被一併清除,用力咀嚼時會有較大機會爆裂,所以該牙齒通常需要以人造牙冠 (俗稱牙套) 加以保護。

牙周病治療

兒童齒科

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垢膜所引致。牙垢膜裡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和牙齒周圍的組織引致發炎和損傷,形成牙周病。 此外,牙垢膜會被唾液鈣化,形成牙石,牙石的粗糙表面令牙垢膜容易積聚,難以清除,使牙周病更難以痊癒。

牙周病患者應盡快洗牙,以清除牙石及牙垢膜,使受損及發炎的牙周組織得以康復。 牙醫亦會因個別患者的情況作出適當的治療,如牙根刮治或牙周手術,使牙周袋消失,控制病情。患者亦需要每天徹底清除牙垢膜及定期洗牙,以防止牙周病惡化或復發。

兒童第一次接受牙科檢查,最理想是在二至三歲左右,因為乳齒大多數在此時已經長出,並且通常未有任何牙患,所以孩子在此期間接受的是簡單的檢查。由於蛀牙可以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便出現 (尤其是習慣用奶樽喝奶的小孩),且不容易被家長察覺,因此,幼兒牙齒的檢查亦十分重要。

幼兒最好每隔六個月作出一次牙齒檢查,牙醫既可詳細紀錄牙齒的生長狀況,亦可為家長提供幼兒的飲食建議,以改善其口腔健康。牙醫亦可以在幼兒的牙齒表面塗上氟素,或在乳臼齒塗上牙紋防蛀劑,以減低蛀牙的機會。除此以外,若能及早發現牙患,亦可作出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