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機會經歷缺牙,超過40歲的成人平均每人缺失至少3顆牙齒。隨著年齡增加,這個數值不斷增加。缺失牙的原因很多,包括飲食、牙患、意外等。缺牙會影響儀容、說話能力、咀嚼能力,嚴重更會令面部變形,使容顏顯得蒼老。若有缺牙應儘早重建,否則,缺牙問題拖越久,會造成更多口腔問題,日後治療的範圍會愈大,方法也會更複雜。

植齒能重建缺失的牙齒,通過手術把人工牙根安裝在牙齦和顎骨中以代替失去的牙齒,可用於重建一顆或多顆失去的牙齒。

植齒 (又名種牙),利用手術,把金屬螺絲釘取代天然牙根,並使用外觀及功能都與真牙類似的假牙來取代受損或缺失的牙齒。植齒手術可為不適合使用活動假牙或固定式假牙的人士提供另一種選擇。

植齒的原理

植齒手術會先打開牙床骨,將一支種植體 (人工牙樁) 放進牙床骨內原本牙齒長出的位置,作為假牙的牙腳,待種植體周邊的牙骨癒合後,再在種植體上鑲上牙冠,藉以修補失去的牙齒。植齒的種植體以鈦金屬為主,不會對人體造成排斥。由於鈦金屬種植體會與顎骨合而為一,因此不會像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般容易滑動、產生噪音或對骨骼造成傷害。

植齒的好處

– 能治療以傳統方法 (牙橋及假牙托等) 無法修復的病例

– 避免在把真牙磨損及超越真牙的負荷

– 功能超越傳統牙橋及牙托,可以完滿地恢復咀嚼功能。假牙只有真牙1/20的咀嚼力,相較之下植齒如真牙般擁有強勁的咀嚼力

– 種植牙美觀耐用,能媲美真牙,只要細心照顧,可保存10至30年

– 植體上的牙冠並不是真牙,所以不會蛀牙

– 協助病人回復自尊及自信,感受猶如得回真正的牙齒

– 防止缺牙後牙槽骨繼續萎縮

適合人士

– 健康狀況能接受一般的外科手術

– 需要修復單一或數顆牙齒,甚至全口缺齒的人

– 缺齒位置的幅度太長,不能用傳統牙橋方法修復

– 不願意用傳統牙橋方法修復時把真牙磨損

– 不能適應配戴牙托

– 不能穩固地配戴牙托咀嚼食物

– 有足夠的頜骨來支撐植入的種植體(否則需要植骨)

– 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修復在種植體上的人造牙齒

植齒過程

1. 診斷: 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或牙醫先評估客人的身體和口腔狀況並作出診斷,從而制定合適的治療計劃。醫生也會透過X光片、上下頜骨斷層造影及其他專業分析,以選擇適合的種植體,並確定種植體植入頜骨的位置和角度。

2. 第一階段治療: 植齒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會進行囗腔手術,醫生首先會翻開牙齦,在預定的頜骨位置鑽出一個大小和形狀如種植體一樣的洞,然後嵌入種植體,再把牙齦縫合。

3. 牙齦癒合: 一般經過3至6個月的癒合時間,頜骨便會與種植體結合,若癒合的情況理想,這時便可把種植體上的一塊牙齦切除,在種植體上套上牙齦癒合裝置,讓環繞種植體的牙齦癒合。

4. 第二階段治療: 當牙齦癒合後,便可進行第二階段的治療,以印模裝置代替種植體上的牙齦癒合裝置,把種植體的位置和角度複印到牙模上,然後在牙模上鑄造假牙,再把假牙固定在種植體上,整個植齒治療的過程便告完成。

一般簡單的植齒需要4至6個月時間方可完成;而一些複雜的情況 (如需要植骨),便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完成。

 

植齒

牙橋

活動式假牙

手術方法

人工牙根會單獨的被植入骨頭之中

兩旁的牙齒會被削磨; 做一副有3顆連在一起的假牙,最後嵌入

先製作齒模,再來製作等同牙齒的外型,最後整副套口中

對鄰牙及牙床骨之影響

亳無損害,牙床骨得以保留

鄰牙要戴上牙套,需要損及兩側之牙齒

牙床骨會續漸地收縮

咬合力

咬合力與真牙一樣無異

會加重兩側的牙齒及齒齦之負擔

咬合力大大降低,需避免咀嚼較硬的食物

治療時間

即時至6個月不等(要視乎牙床骨的情況而定)

療程時間短

療程時間短

保存周期

只要細心照顧,可輕易保存10年或以上

約5-10年需再替換

約3-4年需再替換

費用

初期費用較高,但長遠計算相對便宜

初期費用較植牙低一點,但保養費則較為昂費

與植牙相較之下費用較低,然而再替換所產生的費用及配戴假牙之不適感及信心之回復,非金錢所能衡量